我对互联网运营的看法及总结 - Lin Huiming (Aaron) - 林茄子
lin huiming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我对互联网运营的看法及总结

  • Lin Huiming
  • 7分钟阅读 7min read

相信每个从事互联网运营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操作模式,有人擅长研究平台算法,有人喜欢研究用户体验,还有人善于网络布局。下面我从内贸和外贸两个方向分享我对于B2B模式的运营观点。

一、内贸运营

1. 搜索引擎

国内互联网获客从最初的百度流量兴起,并且只有PC端,只需要专心做好这一个平台就行。随后兴起的其他搜索引擎,包括搜狗搜索、腾讯的搜搜(已合并给搜狗)、360搜索,当然早期还有一个Google,2010年退出中国(如要了解请查看:谷歌退出中国内地)。

早些年百度对未备案的网站与备案的网站同等对待,这让国内网站大批量兴起,也出现了疯狂的SEO站群、快排、刷下拉框、蜘蛛池等黑技术。随着国家对互联网的监管,现在未备案的网站百度很难收录更别说排名。

2. 门户网站

随后兴起的网络上发布信息打广告,58同城、赶集、百姓网、贴吧、论坛等成了大家发布广告信息的免费平台。同时综合性门户网站1688、中国制造、慧聪网、世界工厂、马克波罗网、中国供应商等,以及各类垂直行业网站也开始兴起。

3. 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的转折点在移动互联网开始,随着各类平台的兴起,流量也开始分散开来。现在主流的流量平台有1688、爱采购、百度号、公众号、京东、淘宝、抖音、拼多多等。所以现在企业基本都会覆盖多个平台。

4. 运营模式

国内互联网流量分散,运营模式以布局各大主流平台为主,最后将这些零散的流量串联起来沉淀在一个私域载体上,根据国内用户习惯微信公众号会是比较有机会的私域载体平台。

二、外贸运营

1. 第三方平台

国内第三方外贸TOP平台有阿里巴巴和中国制造网等,阿里平台流量主要包括本身品牌+搜索引擎+广告投放三大部分组成,目前真实的国外用户流量似乎在一个瓶颈了,客观来说对于某些行业产品效果应该是不错的。国外用户通常通过阿里平台调查合作公司是否在中国真实存在。

关于第三方平台选择,除了Alibaba、Made-in-China这类TOP平台,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找到垂直类行业平台,以及各个国家当地人气较多的当地平台,预测各个国家的当地网站在小语言上会有较大优势。

2. 社媒SNS

社媒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并且具有精准的定位能力和强大的传播力,社媒可以让两个人拉近之间的关系,每个国家的用户对某个或多个社交媒体粘性是非常强的。

视频类:TikTok、Youtube。视频类更多是引流及维护用户。

社交类:Meta、Twitter,LinkedIn。这类更多的是增加用户信任度,需要长期打造。

图片类:Instagram,Pinterest。图片类更多的是展示,增加用户印象。

3. 海关数据

海关数据是自主开发目前较为流行的使用一个资源,做这类模式开发客户前通常需要先做好公司产品彩页、产品目录、TDS、图片、视频、官网等,直击用户痛点,让客户快速了解你的公司和产品优势。

4. 线下展会

线下展会的作用对线上运营模式来说是建立保护公司形象的的一个渠道,也是扩大企业影响,对公司营销的一个方法,参展中可以拍摄适当的展会照片发布在企业官网展示。

5. 独立站

谷歌搜索引擎依然是国外用户TOP入口平台,中小企业要想获得搜索引擎(Google、Yandex、Naver、coccoc)流量,用独立站参与进去是最直接的。相比国内用户喜爱大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国外用户对独小而美的垂直类独立站比较青睐,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paypal和信用卡支付平台会保护消费者权益。

独立站分为交易类电商网站和展示类企业官网,做B2B类模式的企业通常独立站类型是企业官网。这些年随着2B小额批发的发展,做B2B的企业如有精力建立起B2C电商网站也是可以的。

运营好独立站需要SEO技术的支持,SEO优化网站的特点是前期投入精力远多于第三方平台并且见效慢,通常需要大半年以上时间才会慢慢见效,这也是很多企业不愿在这块投入或者说做独立站的技术难度高复杂让企业不知如何规划下手。

从目前国内市场看做独立站SEO优化外包给第三方公司大多数是做不好的,大多数网络公司是脱离产品为完成任务做一些操作而已。能做好的基本只有公司内部组建该类技术人员操作,现实我们似乎很少看到国内中小型企业做的比较好的独立站,原因可能包括从众使用第三方平台方便 快捷省事,而操作独立站繁琐技术难度大,另外一个原因是做起来后容易招受黑客的攻击。

6. 运营模式

规划好自己的网络整体布局方向,依据自己的实际钱力、能力选择自己擅长有优势的一个开发客户模式打开市场第一步。运营打理好一个平台在去投入下一个模式,毕竟互联网已经从信息泛需求时代转向了精细化运营。在没有足够钱力、人力的时候,切勿多平台同步进行,一个平台没做好就想着开通另一个平台,结果会做的乱七八糟。

三、总结

流量不会消失但会转移,跟上互联网的节奏。对于做B2B的垂直行业产品企业,做精细化运营是未来的方向。

该内容有帮助吗?Was this helpful?

评论 Comment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评论